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发布时间: 2016-05-05 浏览次数: 4811
国2—1马鹿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

马 鹿  Cervus elaphus

哺乳纲  偶蹄目  鹿科

 

特征习性  220多千克,体长2.2米多,颈长而尾短,雄性以产鹿茸而名贵,雌性无角。夏毛赤褐,冬毛灰棕。以灌木、优良牧草为食。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交配期雄性争雌搏斗凶狠。

生存现状  分布于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山地森林和南北疆平原胡杨林中,多成小群活动。由于栖息地的丧失,野生天山马鹿以每年3000只左右的速度锐减,阿尔泰马鹿由20世纪70年代的10万只下降到4万只左右。

国2—2驼鹿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

驼 鹿  Alces alces

哺乳纲  偶蹄目  鹿科

 

特征习性  为鹿科最大体型种,因肩部隆起似驼峰取名。可达500公斤,吻宽大,耳长,雄鹿角向两侧伸长,分叉少而短粗,全身黑棕色具鬃毛。多单独活动,以苔藓及多种植物为食。

生存现状  驼鹿仅分布于哈纳斯自然保护区。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还没有灭绝的危险。在新疆偶蹄目动物有猪、骆驼、鹿和牛等四科17种。

国2—3原麝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

原 麝  

Moschus moschiferus

哺乳纲  偶蹄目  鹿科

 

特征习性  10千克左右,体长0.8米,前腿短而后腿长,适于跳跃式奔跑。体色深棕,背部有数行土黄色斑点。以苔藓、杂草为食,独居。

生存现状  鹿科在新疆最小的种,分布于东天山和阿尔泰山森林带多石地段,现数量已很少。经济意义在于, 雄麝腹蹊部有招引雌性的香腺囊,即为中药中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国2—4盘羊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

盘 羊  Ovis ammon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特征习性  为体型最大的野羊,雄性可重200千克以上,体长1.7米,肩高大于臀高,一对大而粗壮的犄角可盘旋生长达一圈半,体毛灰棕夹白色。喜在较平缓的山地草原集群活动。盘羊在吃草或休息时,通常由一只大角公羊站在突出的崖顶瞭望。

生存现状  为中亚山地代表动物,因头大角大又叫大头羊,新疆各山地均有分布,亚种数量为6000-8000只,已列为近危物种。 

 

国2—5-2岩羊(母)国2—5岩羊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

岩 羊  

Pseudois nayaur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羊亚科 岩羊属

 

特征习性  形态介于锦羊与山羊之间,但它的角不盘旋,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成羊体重70千克,长1.3米。雄羊双角伸向两侧,偏向上弯,雌羊角仅有13厘米左右。以河谷青草为食,多集群活动。在悬崖峭壁上攀登能力极强,一跳可达2-3米。

生存现状  仅分布于帕米尔高原东部至昆仑山、阿尔金山,栖息在海拔2100-6300米之间,喜在石质高山陡峭地带活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

 

国2—6鹅喉羚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

鹅喉羚  

Gazella subgutturosa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瞪羚属

 

特征习性  以细长颈上有明显的甲状腺肿物似鹅喉而得名,中等体型四肢细长,体重26千克长1米多。雄羊角30余厘米,双角向上方伸出微内弯。体毛棕褐,腹白、臀部有明显大白斑。多以3-5只小群分散觅食,秋冬集结成数百只大群。

生存现状  人们一般叫它黄羊,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栖居种类,由于非法捕杀,目前新疆拥有15万至20万只,保护刻不容缓。让荒漠精灵鹅喉羚再不要惨遭人类的捕杀,让所有的野生动物生活在没有敌意的环境中。
国2—7藏原羚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

藏原羚   

Procapara Picticaudata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原羚属

 

特征习性  体型较藏羚瘦小,体长0.9,雄羊双角较短,体毛棕灰腹白,臀部有明显白色大斑,这是分辨藏原羚与藏羚最简单的方法。尾巴受惊时摇动十分醒目,以警示同类。

生存现状  典型的高原动物,仅分布于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南部海拔43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结成数只小群活动,为青藏高原特有种。藏原羚几乎是青藏高原随处可见的有蹄类动物,在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排名上虽不如藏羚羊珍贵,但因为它们出没在有人区,会单独活动,长期下来很可能造成种群之灾。

国2—8棕熊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8

棕 熊  Ursus arctos

哺乳纲  食肉目  熊科 熊属

 

特征习性  是新疆体型最大的猛兽,成年雄性体重可达200千克以上,体长2米,肩高1米。冬季半冬眠于树洞或山洞,2年一胎1-3仔。棕熊躯干粗壮,四肢粗短有力,后腿稍长,能短距离直立行走,并可以用前肢采食。在森林或草原上觅食旱獭、鼠类,昆虫、浆果等,为杂食性动物。

生存现状  在新疆三大山脉均有分布,主要栖息在山区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等森林地带,低危物种。至2012年,全世界棕熊的数量估计在10万头左右,中国西藏和克什米尔的棕熊已经濒临绝迹。棕熊在野生状态下基本没有天敌,人类的猎杀,娱乐和摄取熊胆等商业行为是野生种群减少的主要因素。

国2—9豺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9

  Cuon alpinus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豺属

 

特征习性  体型介于狼于狐之间,重120千克,比狼嘴尖而尾大,毛色红棕。多结群营游猎生活,围捕比它大许多倍的野生食草动物,性情狡诈。以爬上臀部咬破肛门拉出肠子置于死地的方法捕杀被食者。豺是现存最强的犬科动物。

生存现状  仅分布于阿尔金山和天山一带,豺对于平衡和复壮有蹄类种群有一定效应,但由于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失去了栖息和隐蔽条件,各类被食的野生动物数量日益减少,捕食困难,迫使它们的活动范围向村落扩展,盗猎家畜,人们常以害兽加以捕杀。

国2—10猞猁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0

猞 猁  Felis lynx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猞猁属

 

特征习性  成年个体重可达25千克以上,体长约1.2米,它有点像家猫,但比猫的身体高大,腿较长尾短。特别之处是耳尖有一簇直立的4厘米长的黑长毛,两颊部毛长而像一圈脸胡。体背和四肢红棕,腹白。会爬树游泳,捕食大中小型各种兽类和鸟类。

生存现状  广泛分布于天山和阿尔泰山的森林中,昆仑山区也有分布,是林中一霸。中国的野生种群可能有7万只左右,致危因素是猞猁皮是传统的重要毛皮资源和出口种类之一。 

 

国2—11兔狲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1

兔 狲   Felis maunl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兔狲属

特征习性  体长60多厘米,尾长35厘米,形似家猫,两耳根相距甚远长于头侧,头棕灰多黑斑,尾上有6条黑环纹。夜间活动,主要捕食鼠类。

生存现状  分布于南北疆荒漠草原,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乱捕滥杀是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50年代中国西部的年收购兔狲毛皮数量达1万吨,80年代每县仅收购几十张,可说明其野生种群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国2—12草原斑猫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2

 

 

草原斑猫   

Felis libyca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猫属

 

特征习性  通常叫野猫,体型似家猫,以耳尖有黑色毛簇为特征。体长70厘米,体背以灰黄为主,散布许多直径1.5厘米的黑斑。腹部白灰,尾巴上有6条黑环纹。领域性很明显,捕食啮齿动物,对抑制鼠害有较大作用。

生存现状  分布于南北疆荒漠草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自然界中呈现低密度广泛分布,估计密度为10/100平方公里,西北地区种群数量可能仅超过1万只。已非常稀少。

国2—13荒漠猫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3

荒漠猫   Felis bieti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猫属

 

特征  身上毛长而密,绒毛丰厚。其与野猫、丛林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国2—14丛林猫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4

丛林猫   Felis chaus Schreber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猫属

 

特征  体型修长腿长耳大,腿部和尾端有黑环。国内分布极为有限。

国2—15石貂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5

石 貂  Stone Marten

哺乳纲  食肉目 鼬科 貂属

 

特征习性  身长45-50厘米,体毛为灰褐色或淡棕色,喉胸部有一个鲜明的白色“V”形斑纹是其主要特征。主要以啮齿类小动物为食,对保护草原有益。

生存现状  石貂生活在海拔4800米以下的地带,多在沟谷,乱石山坡筑窝,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长期以来作为主要毛皮兽而遭过度捕杀是导致本种受威胁的主要原因。要加强资源保护,积极繁殖饲养,合理猎取利用。

国2—16水獭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6

水 獭  Lutra lutra

哺乳纲  食肉目 鼬科 水獭属

 

特征习性  半水栖动物,重7千克,体长80厘米,全身呈细圆筒状,吻短,下颚有须,趾间有蹼,适于游泳。全身咖啡色的短毛发亮。多居自然洞穴,常位于水岸石缝低下或水边灌木丛中,主要以鱼为食。

生存现状  以前在新疆大河中均见分布,现已极少。由于獭类生活环境受到污染、水质变劣,破坏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国2—17雪兔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7

雪 兔   Lepus timidus

哺乳纲  兔形目 兔科 兔属

 

特征习性  我国体型较大的兔种,体重近3千克,体长54厘米,耳较短。复毛棕褐腹灰白,冬毛除耳尖仍为黑色外,全身变雪白,极适于雪地隐蔽活动。年产1-2胎,每胎3-4仔。

生存现状  仅分布于阿尔泰山森林草原带,以多种草类为食。是唯一不掘洞穴的兔种,只在密灌丛或石隙中为巢。因毛色极具观赏性,偷猎、走私、非法交易现象非常严重,在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到保护。

相关文化  兔子眼睛间的距离太大,要靠左右移动面部才能看清物体,在快速奔跑时,往往来不及转动面部,所以常常撞墙、撞树,“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恐怕就取材于此。 

 

国2—18塔里木兔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8

塔里木兔   

Lepus yarkandensis

哺乳纲  兔形目 兔科 兔属

 

特征习性  成兔体重1.9干克,长约43厘米,长有一对明显的大耳,为体长14。后腿长而强健,头背体毛沙褐,体侧沙黄,腹白。以芦苇及荒漠植物为食,年繁殖23次,每胎35仔。

生存现状  仅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及罗布泊地区的特有种,为平原荒漠典型动物,在胡杨林及红柳灌丛沙包中较多。因塔里木兔的毛皮可做纺织品,是当地土产之一,狩猎活动频繁,在城镇的周围已经几乎绝迹,人类的干扰和生境的破坏也对其生存带来直接威胁。

 

国2—19大天鹅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9

大天鹅   Cygnus cygnus

鸟纲  雁形目(雁鸭类)鸭科  天鹅属

 

特征习性  通体白色,体长达155厘米,嘴为黄色,嘴端部为黑色。它们栖息在湖泊、沼泽地带,以水生植物的种子、茎、叶以及软体动物,水生昆虫、蚯蚓和鱼虾为食。

生存现状  主要繁殖于巴音布鲁克、艾北湖、乌伦古湖和伊犁河流域,迁徙季节遍布各大水域。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每年有数千只大天鹅栖息和繁殖。1986年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国2—20小天鹅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0

小天鹅   

Cygnus columbianus

鸟纲  雁形目 鸭科 天鹅属

 

特征习性  大型水禽,体长110-130厘米,与大天鹅体型非常相似,只是稍小,区分它们的方法是,大天鹅嘴基的黄色延伸到鼻孔以下,而小天鹅黄色仅限于嘴基的两侧。

生存现状  小天鹅全球的种群数量较为丰富,2012年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物种。但在新疆天山(尤尔都斯盆地)为罕见旅鸟。全世界有天鹅7种,其中我国的3种天鹅都分布在新疆(大天鹅、短嘴天鹅、疣鼻天鹅),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国2—21疣鼻天鹅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1

疣鼻天鹅   

Cygnus olor

鸟纲  雁形目 鸭科 天鹅属

 

特 征  嘴为橘红色,前额有一块黑色的疣状突起,因此而得名,体长125-150厘米,嘴缘、嘴基为黑色。

文化内涵  由于大天鹅羽色洁白,体态优美叫声动人,行为忠诚,在亚欧大陆发展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约而同地把大天鹅作为纯洁、忠诚、高贵的象征。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讴歌天鹅的著名诗句。柴可夫斯基的著名舞剧“天鹅湖”以其优美的旋律,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崇高爱情的向往,是对大天鹅忠于爱情的高尚情操的由衷赞美。天鹅被新疆民委定为哈萨克族吉祥物。

国2—22白额雁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2

白额雁   

Anser albifrons

鸟纲  雁形目  鸭科

 

特征习性  体长65-72厘米,额和上嘴基部有明显宽阔的白色带斑。头顶和后颈暗褐,上体灰褐,下体污白。食物以水草,谷物及作物的嫩叶为主。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

生存现状  每年春秋两季迁徙途经新疆各地。见塔里木盆地,罕见旅鸟。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低危物种。

国2—23白鵜鶘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3

白鹈鹕  

Pelecanus onocrotalus

鸟纲  鹈形目 鹈鹕科 鹈鹕属

 

特征习性  鹈鹕体型肥大,体长1.5-1.8米,重5-10千克。嘴长而粗直,嘴下有一橙黄色皮囊。全身灰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或黑褐色。群栖于湖泊、河流,食鱼为主,食物较单纯。

生存现状  全世界有6种鹈鹕,新疆分布2,白鹈鹕和卷羽鹈鹕。数量稀少,仅见于天山西部的伊犁河谷地和内陆较大的湖泊。列入(IUCN)名录低危物种。 

 

国2—24卷羽鵜鶘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4

卷羽鹈鹕   

Pelecanus crispus

鸟纲  鹈形目 鹈鹕科 鹈鹕属

 

特征习性  颈背具卷曲的冠羽而得名,主要为内陆淡水湿地鸟。觅食时张嘴,以囊袋捞入大量水,滤去水后吞食其中的鱼。

生存现状  罕见于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湖,东疆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开都诃一博斯腾湖及各大水库,数量较白鹈鹕更为稀少。湿地枯竭、渔民捕杀、水污染是其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列入(IUCN)名录-易危。

 

国2—35花尾榛鸡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5

白琵鹭   

Platalea leucorodia

鸟纲  鹳形目  鹮科 琵鹭属

 

特征习性  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嘴长直、扁阔似琵琶,全身羽毛白色,腿下部裸露成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

生存现状  见于各地,繁殖鸟,罕见种。各地种群数量普遍不高。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列为易危等级。
国2—26小苇鳽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6

小苇鳽   

Lxobrychus minutus

鸟纲  鹳形目  鹭科 苇鳽属

 

特征习性  羽色酷似褐色苇叶(拟态),停栖于苇丛中极难被发现。常单个活动,行动诡秘,以小鱼、蛙和昆虫为食。体长约33-38厘米。

生存现状  新疆有两种,大麻鳽、小苇鳽,二者大小不同,在芦苇丛中繁殖的鸟类,极善于伪装。广布于各地生长有挺水植物苇、蒲等的湿地。种群数量趋势稳定,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国2—27角鸊鷉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7

角鸊鷉   

Podiceps auritus

鸟纲  鸊鷉目 鸊鷉科 鸊鷉属

         

特征习性  脚具瓣蹼,营巢于水面善于潜水,行走和飞行能力都较差,一种不常上岸的水鸟,杂食性。中型游禽,体长31-39厘米,夏羽头、后颈和背部均为黑色。从眼睛前面开始向眼后方的两侧各有一簇金栗色的饰羽丛伸向头的后部呈双角状极为醒目故得名。

生存现状  分布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山间谷地、天山山地山间盆地和阿尔泰山,种群数量稀少。致危因素主要来自繁殖区湖泊周边的林业和农业活动,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

国2—28赤颈鸊鷉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8

赤颈鸊鷉   

Podiceps grisegena

鸟纲  鸊鷉目  鸊鷉科 鸊鷉属

 

特征习性  前颈和颈侧为栗红色,颊和喉灰白色,头无橙黄色饰羽而有短的黑色羽冠。善于潜水,但行走和飞行能力都较差,一种不常上岸的水鸟。

生存现状  为罕见旅鸟或迷鸟,分布于天山山间谷地、伊犁特克斯河和准噶尔盆地的克拉玛依。

国2—29灰鹤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9

灰 鹤   Grus grus

鸟纲  鹤形目  鹤科 鹤属

 

特征习性  大型涉禽,颈和腿修长,体长超出1米,体羽多灰蓝色,飞羽黑色,头顶裸出部分具朱红色“丹顶”。求偶时喜欢翩翩起舞,实行“一夫一妻”制。栖息于沼泽草甸、草原。采食植物种子、谷物、昆虫及小鱼等。迁徙时队伍排成V形,以节省体力。

生存现状  分布于伊犁、阿勒泰、博尔塔拉、塔城、和静等地。繁殖于巴音布鲁克沼泽之中,广布种,为新疆数量最多之常见鹤类。

 

国2—30蓑羽鹤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0

蓑羽鹤  

Anthropoides virgo

鸟纲  鹤形目  鹤科 蓑羽鹤属

 

特征习性   颈侧的黑色羽毛下垂呈披针状,如同蓑衣一直落在胸前,故而得名。眼后有一白色耳簇羽,极为醒目,体长85-95厘米。栖于杂草沼泽、浅水湿地和山地草原。食昆虫、鱼、小虾、软体动物、草籽等。

生存现状   在新疆分布广泛,见于和田、喀什、罗布泊、天山、和静等地。经过新疆的蓑羽鹤每年都要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飞越喜玛拉雅山脉。

国2—31长脚秧鸡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1

长脚秧鸡   Crex crex

鸟纲  鹤形目  秧鸡科

 

特征习性  小型涉禽,体长27厘米,体重155克。它的颌和喉部灰白色,上体具黑色斑纹,两肋具褐色横斑。栖息于各类生境中,常在河岸、湖边高草丛和灌丛中活动。

生存现状  分布于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帕米尔和塔里木盆地。由于生境遭到破坏,种群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衰减状态。估计其存在新疆的种群数量为15003000,中国唯一的一个标本保存在马鸣的实验室里。

国2—32姬田鸡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2

姬田鸡   Porzana parva

鸟纲  鹤形目  秧鸡科

 

特征习性  与长脚秧鸡相近,但体长只有18-20厘米,雄鸟上体褐色,下体灰色具稀疏的白色斑点。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飞蛾幼虫、昆虫等为食,也吃植物的幼芽、果实和种子。

生存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

国2—33黑腹沙鸡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3

黑腹沙鸡 

Pterocles orientalis

鸟纲  沙鸡目  沙鸡科

 

特征习性  中型鸟类,体长29-34厘米,重420克左右,嘴的形状与家鸡相似。胸部有一个黑色横带,并向两侧延伸至肩部两侧。它的名字虽叫〝鸡〞,但与鸡类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鸠鸽类的亲缘关系却较近。

生存现状  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哈巴河和西部喀什、天山等地。栖息于山脚平原、草地、荒漠和多石的原野。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为低危级。

国2—34黑琴鸡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4

黑琴鸡   Lyrurus tetrix

鸟纲  鸡形目(野鸡类)  松鸡科

 

特征习性  大小同家鸡,雄鸡通体黑色,闪金属光泽,外侧尾羽向外曲卷,形似琴状而得名。繁殖期争雄好斗,雌鸡黄褐色具黑色横斑,善于奔走,采食植物性食物兼食昆虫。

生存现状  为山林种类,栖息于桦木林和松树林中,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西部。分布范围虽大,但由于过度滥猎,栖息地都呈不连续的孤岛型,各地种群数量都有下降。

国2—35花尾榛鸡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5

花尾榛鸡   

Bonasa bonasia

鸟纲  鸡形目  松鸡科

 

特征习性  通体棕灰色,具暗褐斑纹,短冠羽。跗跖被羽到趾部,适应北方冬季的大雪。雄鸟喉为黑色(婚羽),雌鸟有极好的伪装色,可帮助其抱窝时躲避天敌的侵扰。食植物种子、绿叶、浆果。

生存现状  为林栖鸟类,分布于阿尔泰山区。作为医药成分被利用而被过度狩猎,种群数量下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国2—36岩雷鸟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6

岩雷鸟   Lagopus muta

鸟纲  鸡形目  松鸡科

 

特征习性  是一种中小型鸟,体长36-40厘米,上体呈黑褐色,并有黄棕色斑纹,羽端具有白色的狭边,下体呈白色。大多3-5只小群活动。食物主要是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

生存现状  中国的仅有新疆亚种,见于新疆阿勒泰、哈巴河等地,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评为低危物种。

国2—37藏雪鸡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7

藏雪鸡  

Tetraogallus tibetanus

鸟纲  鸡形目  雉科

 

特征习性  体长一般在55-65厘米,重约2-4千克。多土灰色,下体苍白有黑色的细纹,与环境浑然一体。性格畏怯,好结小群,飞行笨拙,善于奔走,一般上山行走,下山滑翔。雪鸡对高山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在雪中觅食。主要以植物的根、茎、叶、花及种子为食,有时也吃昆虫。

生存现状  全世界共5种雪鸡,均分布于中亚,其中有3种分布于新疆.多分布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雪钱附近。藏雪鸡分布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种群数量趋势稳定。主要价值是因采食草药,其肉有特殊的草药味,有药用和滋补价值。

国2—38暗腹雪鸡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8

暗腹雪鸡  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鸟纲  鸡形目  雉科

 

特征分布  暗腹雪鸡因暗腹而得名,下胸和腹部都是暗恢色,杂以砖红色或栗色粗纹。是典型的高山耐寒鸟类,分布较广,见于天山昆仑山。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卷中被列为稀有种,种群数量已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

相关资料  新疆的野生鸡类13种,有松鸡科和雉科。其中的石鸡、雉及鹌鹑已被驯化饲养,大量投放于市场,成为肉类新品种,多有滋补保键功效。鸡类属陆栖鸟,腿脚健壮翅短不善远飞。雄性羽色艳丽争雄好斗,雌性羽色暗淡便于卧巢。鸡类以植物的种子果实为食,常常成为树种的传播者。

国2—39小欧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39

小 鸥   Larus  minutus

鸟纲  鴴形目 鸥科

特征习性  小型水禽,体长28-31厘米,嘴暗红黑色,脚红色,夏羽头黑色,冬羽头白色。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和湖泊与沼泽。

 

国2—40黑浮欧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0

黑浮鸥  

Chlidonias niger

鸟纲  鴴形目 燕鸥科

特征习性  体长24-27厘米。嘴较长而尖黑色,脚红褐色。夏羽头、颈和下体黑色,背和尾灰色。喜欢生长在有水生植物的内陆浅水湖泊。见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等地,种群数量稀少。

国2—41斑尾林鸽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1

斑尾林鸽    

Columba palumbus

鸟纲  鸽形目  鸠鸽科

 

特征习性  羽灰色,胸部为葡萄粉红色,翅上具白色横纹。颈的侧部有一个皮黄色斑,是其独有的特征之一。主要生活于地面以及丛树或灌木间。在农田、山野、草丛中觅食,食植物果实、种子、谷粒。

生存现状  仅见于天山山地的伊犁河谷,种群数量较少,罕见留鸟、低危物种。分布于新疆的野鸽子还有原鸽、欧鸽、中亚鸽、雪鸽、岩鸽等。

国2—42草原雕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2

草原雕  

Aquila nipalensis

鸟纲  隼形目(猛禽类)  鹰科

 

特征习性  属于大型猛禽,体长71-82厘米,两翼具深色后缘,且具两道褐色与污白色相间的横纹,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带的荒原草地。

生存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泛,种群数量趋势稳定,低危物种。

相关知识  新疆有50余种猛禽,分属于隼形目和鹗形目。隼形目的种类约37种,共同的特点是白天活动,体长约在50厘米以上,大的能达1米左右。羽色多为褐色,有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机警的耳朵,有呈弯钩形而尖利的喙(鸟嘴),有强健有力的翅膀和利爪。

国2—43乌雕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3

乌 雕  

Aquila clanga palla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分布  中大型猛禽,体长61-74厘米,通体暗褐色。IUCN易危,CHN稀有等级物种,分布于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和天山。

国2—44短趾雕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4

短趾雕  

Circaetus gallic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分布  体长65厘米,上体灰褐,下体白而具深色纵纹。仅见于天山西部地区,种群数量极少。

国2—45靴隼雕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5

靴隼雕  

Hieraaetus pennat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分布  中型鹰类,体长约40-53厘米。栖息于山地林缘,以鼠类和小鸟为食,在阿尔泰山、天山一带繁殖。

知识链接  鸟类是由1.5亿年前的爬行动物发展或进化而来的,是被羽、卵生、恒温、适应于飞行生活的脊椎动物。骨质中空轻巧,用鸣管或气囊发声,多栖于高处。全世界约有鸟类9200余种,鸟纲一般划分为27目、164科。我国有鸟类约1244,隶属于21目、80余科。

国2—46秃鹫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6

秃 鹫 Aegypius monach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体长1.11.2米,双翼展开达2.32.8米,为我国猛禽类中最大的一种。通体乌褐色,颈部皱领淡褐色。裸露的头部和颈部仅被以短短的绒毛,适应于将头伸入动物的腹腔内掏食内脏。主食大型动物的尸体(腐肉),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

生存现状  鸟中之“王中王”,栖息于海拔26千米的山区,分布于天山、昆仑山及帕米尔高原。常作为医药成分滋肺补肾,被捕猎利用,种群数量稀少,全球性濒危,需要就地保护。

相关文化  在青藏高原有一种叫天葬的仪式,就是将死去的人搬往安静塔成为秃鹫的食物,让身体回归大自然。

国2—47高山兀鹫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7

高山兀鹫   

Gyps himalayensi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大型猛禽,头和颈裸露,颈基部有长而呈披针形的簇羽形成领翎围绕在颈部。体长达1-1.2米,体羽色多为沙褐色。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地,营巢于悬崖上,常与秃鹫一起争食尸体,主要以尸体、病弱的大型动物、旱獭、啮齿类或家畜等为食。

生存现状  又称喜马拉雅秃鹫,可飞九千米高空以上,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见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及帕米尔高原。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国2—48鸢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8

  Milvus korschun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体长53-65厘米,尾呈叉状,通体黑褐色杂以暗斑,翼下具白斑,飞翔时易于识别。主食各种鼠类,兼食小鸟、家禽、兔、蛇、龟、鱼、昆虫等。

生存现状  最常见的老鹰,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多见于全疆各城郊、村镇、耕作区及山区。

保护意义  猛禽大多为捕鼠益鸟,还有一些食腐尸者,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控制鼠害和疫病蔓延具有重要作用。是生态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位。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所有猛禽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国2—49苍鹰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9

苍 鹰  

Accipiter gentili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鹰属鸟类中体型最大的一员。体长约50厘米,羽色多为苍灰色和褐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耳羽黑色,胸、腹杂以黑褐色横斑。捕食多种小型动物,经驯养后可成为猎人捕捉野兔、野鸡的助手。其卓越的生存能力和拼搏精神,一直为人们所喜欢。

生存现状   苍鹰主要为森林种类,栖息于针叶林、阔叶林及混交林中,营巢于树上。分布范围较广,见于天山、喀什、伊犁河、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的鹰类还有褐耳鹰、雀鹰、松雀鹰、凤头蜂鹰。

国2—50褐耳鹰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0

褐耳鹰  

Accipiter badi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 征  小型猛禽,体长31-44厘米,上体灰色下体具赤褐色横斑,嘴黑色脚棕黄。数量稀少,低危物种。

 

国2—51雀鹰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1

雀 鹰   Accipiter nis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分布  体长30-41厘米,翼下飞羽具数道黑色横带,尾较长具4-5道黑褐色横斑。广布于疆内各地,数量较多,捕食大量的鼠类和害虫,对于农林牧业均十分有益。

 

国2—52松雀鹰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2

松雀鹰   

Accipiter virgat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分布  体长28-38厘米,雄鸟上体黑灰色,喉白色中央有一条宽阔而显著的黑色中央纹。中国北部、南部均有,无危物种。

国2—53凤头蜂鹰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3

凤头蜂鹰   Pernis ptilorhynch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分布  中型猛禽,体长50-62厘米,翅宽圆而钝,头后及枕部羽毛硬而狭长形成短羽冠是其特征。见于新疆阿尔泰山,罕
国2—54棕尾鵟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4

棕尾鵟  Buteo rufin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体长50-65厘米,通体沙褐色,尾羽棕褐色。栖息于荒漠、半荒漠、戈壁、草原及绿洲边缘,以小型动物为食。喜欢在空中成圆圈状翱翔和盘旋,飞行时两翅上举成“V"字形。

生存现状  较常见的猛禽,广布于新疆各地,新疆的鵟类还有大鵟、普通鵟、毛脚鵟。种群数量稳定。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所有猛禽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国2—55大鵟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5

大 鵟   Buteo hemilasi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大型猛禽,性情凶残被俗称为“花豹”,体长约67厘米左右,羽色变化较大,一般头及胸腹部羽色淡褐,背及双翅褐色较浓。捕食多种鼠类、野兔、昆虫、蜥蜴等,在草原保护中具有很大作用。

生存现状  多见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及天山,垂直分布高度可达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稳定。

 

国2—56普通鵟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6

普通鵟  Buteo buteo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分布  中型猛禽,体长50-59厘米,体色变化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横斑。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相关知识  鹰科 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中的隼形目中的一个科。是隼形目鸟类两个最大的科(鹰科、隼科)之一,鹰科的鸟类一般都俗称为鹰,有时将体型较大的称为“雕”,体型较小的称为“鹞子

国2—57毛脚鵟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7

毛脚鵟   Buteo lagop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跗骨被羽毛而得名,全长53-66厘米,上体暗褐色,颏棕白色,喉和胸黄褐色,有黑褐色羽干斑纹。以小型动物为食。尾羽洁白圆而不分叉,末端具有黑褐色宽斑。

生存现状  较常见的猛禽,栖于针阔混交林或开阔荒野,见于喀什、若羌、天山、伊犁等地。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所有猛禽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国2—58白尾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8

白尾鹞   Circus cyane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体长45-56厘米,雄鸟上体及两翅表面大都为蓝灰色,翅尖黑色,下体白色,雌鸟上体暗褐色,下体棕黄色。栖息于开阔的农田、草原、沼泽,善低飞、捕食啮齿类及鸟类、昆虫等。

生存现状  新疆的鹞类还有草原鹞、乌灰鹞、白头鹞。鹞类与其他类群不同,雌鸟体形通常大于雄鸟。见于塔里木盆地、天山及阿尔泰山。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国2—59草原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9

草原鹞  

Circus macrour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 征  上体石板灰色,翅中无黑色横斑,主要栖息在草原和开阔平原。

国2—60乌灰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0

乌灰鹞  Circus pygarg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 征  雄鸟上体石板蓝灰色,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灌丛等开阔地带。

 

国2—61白头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1

白头鹞  

Circus aeruginos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 征  白头鹞比其他鹞健壮、翼展要大、常见于沼泽中的芦苇丛,雄鸟羽毛红棕色,雌鸟羽毛深褐色。

知识链接  新疆鸟类资源极为丰富,400多种(500种和亚种),隶属于17目、55科。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贵鸟类各为1452种。还有一些种类被列入了新疆自治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鸟类组成不同于其他省区,既有北方泰加林成分,又有中亚及蒙新荒漠和草原种类。一些青藏高原特有种类亦渗透到境内。

国2—62鹗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2

   Pandion haliaetus

鸟纲  隼形目  鹗科 鹗属

 

特征习性  中型猛禽,体长50-60厘米,背暗褐色,胸至腹白色,上胸有黑褐色领带。栖息于沼泽、湖泊、河口及其邻近区域,捕鱼为生。用盘旋和急降的方法捕食水中的鱼。

生存现状  俗称 “鱼鹰”, 隼形目鹗科中唯一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见于新疆的富蕴、沙雅、英吉沙、哈密等地。

 

国2—63猎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3

猎 隼  Falco cherrug

鸟纲  隼形目 隼科 隼属

 

特征习性  隼类翅长而尖,喙缘具齿突,适应于捕抓及撕食猎物。体长30-60厘米左右,背和翅上有三角形黑斑,下体具暗色纵纹。飞翔迅速而灵活,善于捕捉鼠类、鸟类、爬行类及昆虫。

生存现状  猎隼是阿拉伯国家价格昂贵的宠物,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被一些不法分子偷捕,向国外走私倒卖,数量逐年减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动物。

国2—64矛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4

矛 隼   Falco rusticolus

鸟纲  隼形目 隼科 隼属

 

特 征  头部白色,具暗色纵纹,上眼眶骨扩大眼球较大。文化内涵  北欧国家冰岛将矛隼定为国鸟。

国2—65游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5

游 隼   Falco peregrinus

鸟纲  隼形目 隼科 隼属

 

特 征  眼周黄色,颊有一粗著的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由于在世界范围滥用农药,游隼受到严重威胁

国2—66燕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6

燕 隼   Falco subbuteo

鸟纲  隼形目  隼科 隼属

 

特征分布  上体暗蓝灰色,有一个细细的白色眉纹,颊部有黑色髭纹,翅膀折合时,翅尖几乎到达尾羽的端部,看上去象燕子而得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相关知识  隼类 俗称“鸽鹞子”、“雀鹞子”、“鸽虎“等,我国隼类有12,新疆有8种。隼类活动空间十分辽阔,山区和盆地都可见到,广泛分布于新疆各地。

 

国2—67灰背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7

灰背隼  

Falco columbarius

鸟纲  隼形目  隼科 隼属

 

特 征  尾羽上具有宽阔的黑色斑和较窄的白斑,后颈为蓝灰色有一个棕褐色的领圈,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

国2—68黄爪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8

黄爪隼   

Falco naumanni

鸟纲  隼形目 隼科 隼属

 

特 征  别名黄爪鹰,嘴蓝灰色,雄鸟头顶、后颈、颈侧淡蓝灰色,背、肩砖红色。分布范围大、数量趋于稳定。

 

国2—69红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9

红 隼  Falco tinnunculus

鸟纲  隼形目 隼科 隼属

 

特 征  雌鸟上体棕红色,脸颊部和眼下口角髭纹黑褐色。广布于全疆各地,是种群数量多最常见的隼。是比利时的国鸟。

国2—70西红脚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0

西红脚隼  

Falco vespertinus

鸟纲  隼形目 隼科 隼属

 

特征习性  又叫红腿鹞子,经常强占喜鹊的巢,我国古代《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的诗句,这种“鹊巢鸠占”现象中所指的“鸠”就是西红脚隼。

 

国2—71长耳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1

长耳鴞  Asio otus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耳鴞属

 

特征习性  体型中等长约35-40厘米,面盘显著,黑褐色的“耳羽”长达5厘米,而其真正的耳朵位于头的两侧。眼大嘴短,翅短而圆羽毛松软,飞行时灵活自如而无声。白天隐伏于林中,傍晚出来觅食,其眼光锐利听觉特好,食小型哺乳动物。

生存现状  新疆的鴞类不下13种,长耳鴞俗称“猫头鹰”,分布于全疆各地,多在冬季出现,冬候鸟。种群数量趋势稳定,鴞类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

国2—72短耳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2

短耳鴞   Asio flammeus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耳鴞属

 

特 征  中型猛禽,体长约38-40厘米,面盘显著耳羽短小,眼周黑色,眼内侧眉斑白色。该物种种群数量稀少。

国2—73灰林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3

灰林鴞   Strix aluco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林鴞属

 

特 征  中型猛禽,体长37-43厘米,头大且圆没有耳羽,面盘较扁平呈灰色,下体皮黄色有褐色斑纹,在IUCN红色名录中定于低危物种。

国2—74猛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4

猛 鴞   Surnia ulula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特征分布  中型猛禽,体长35-40厘米,额羽蓬松具细小斑点,两眼间白色,旁具深褐色的宽阔弧形纹饰,胸部有白色胸环。分布于天山、准噶尔西部山地,为罕见鸟。

相关知识  鴞类和多数猛禽类一样,有吐“食丸”的习性,食丸中是消化不了的鸟羽、兽毛、骨块残骸等。采集并分析“食丸”对于判断该鸟的食性以及查明当地鼠种,均能提供有益资料。

国2—75雕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5

雕 鴞   

Bubo bubo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雕鴞属

 

特征习性  体长约60-70厘米,重3-4千克,通体棕褐,多黑褐斑纹。腿脚被毛,爪钩曲锐利,耳羽突出,面盘宽大,具有集声作用,一双大眼视觉敏锐。栖息于山地林间或悬崖峭壁隐蔽处,昼伏夜出,飞行迅猛尔悄然无声。捕捉鼠类、兔类、鸟类为食。

生存现状  此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大型猛禽,分布甚广,见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等。由于数量减少,亟待保护。全疆有四个亚种。

 

国2—76雪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5

雕 鴞   

Bubo bubo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雕鴞属

 

特征习性  体长约60-70厘米,重3-4千克,通体棕褐,多黑褐斑纹。腿脚被毛,爪钩曲锐利,耳羽突出,面盘宽大,具有集声作用,一双大眼视觉敏锐。栖息于山地林间或悬崖峭壁隐蔽处,昼伏夜出,飞行迅猛尔悄然无声。捕捉鼠类、兔类、鸟类为食。

生存现状  此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大型猛禽,分布甚广,见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等。由于数量减少,亟待保护。全疆有四个亚种。

 

国2—77花头鵂鹠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7

花头鸺鹠  

Glaucidium passerinum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鸺鹠属

 

特征分布  体长16-23厘米,为鴞形目中体型最小。面盘不显著,眼先及眉纹白色,上体灰褐色密被白色的斑点。见于阿尔泰山,留鸟数量稀少。

 

国2—78纵纹角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8

纵纹角鴞   

Otus brucei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角鴞属

 

特征分布  体长20-21厘米,灰色的耳羽簇和面盘均较明显,皱领具暗褐色尖端。第一枚初级飞羽上具有淡茶黄色的斑。仅见于塔里木盆地,数量稀少。

国2—79西红角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9

西红角鴞   Otus scops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角鴞属

 

特 征

分 布  分布于天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

相关资料   鴞形目  是鸟纲的一目,为夜行猛禽。本目鸟类体型大小不一,大者可达90厘米,小者不及20厘米。相对于头部硕大的双目均向前分布,视野宽阔是本目鸟类共有且区别于其他鸟类的特征。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及其相似,故本目鸟类俗称猫头鹰。

国2—80纵纹腹小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80

纵纹腹小鴞   

Athene noctus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小鴞属

 

特征习性  体长22-23厘米,上体沙褐色散布有白色斑点,下体棕白色,面盘不明显,没有耳羽簇。腹部和两肋缀以褐色纵纹。栖息于荒漠、绿洲、丘陵和山区,在岩洞或树洞中营巢。夜晚活动,以昆虫、鼠类为食。

生存现状  小型“猫头鹰”,留鸟,见于各地,常见广布种。鸮类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中国鸮形目的所有种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国2—81鬼鴞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81

鬼 鴞   

Aegolius funereus

鸟纲  鴞形目  鸱鴞科 鬼鴞属

 

特征分布  体长23-26厘米,小型猛禽。面盘白色,外侧羽缘褐色,眼先和眉纹也是白色,眼前有一小块黑斑。分布在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种群数量稀少。

保护意义  鴞类因常在夜间发出“凄厉”的鸣声,而被迷信误认为是不详之鸟,实际上它所吃的食物中97%都是鼠类,一窝鴞每天可吃掉20-30只小鼠,它捕鼠有功应予以保护。

 国2—82-2阿波罗绢蝶国2—82阿波罗绢蝶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82

阿波罗绢蝶   Parnassius apollo

昆虫纲  鳞翅目 绢蝶科 绢蝶属

 

特征习性  中型蝶类,翅展约50-80毫米,翅质似薄的丝织品,故得名“绢蝶。雄蝶翅乳白色,翅脉灰黄色,翅基黑色。后翅前缘及中部各有1个外围黑环、内具白心的大红斑,是绢蝶科中的珍品。6-7月,蝴蝶出现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地、干旱的岩石地带,一年1代。寄主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

生存现状  在中国仅分布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阿拉套山。数量稀少。故在昆虫中最早被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受威胁的世界凤蝶》列为R级(个体数量甚少)。保护意义,冰河期残余种,对研究凤蝶类的谱系演化及历史生物地理学具重大意义。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