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照片
发布时间: 2016-12-14 浏览次数: 496
国1—1普氏野马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   

普氏野马  Equus przewalskii

哺乳纲  奇蹄目  马科

 

特征习性  别名蒙古野马, 体型及大小似家马,头大颈短身材粗壮,颈背棕褐鬛毛短而直立不下垂。在有水的荒漠草原生活,以禾本科及蒿属牧草为食。野马性机警善奔跑,营游移生活。

生存现状  是地球上惟存的野生马种,仅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卡拉麦里山、将军戈壁和蒙古国西部。1876年被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发现并轰动欧洲,由于人类的滥捕和生产活动的干扰,野生马现已绝迹。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从德、英、美等国引进20多匹,在吉木萨尔县境内建立野马繁殖中心,进行回归大自然的野化试验,目前种群已扩大到200多匹,并在野外进行放野时成功繁殖后代。

 

国1—2西藏野驴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 

西藏野驴  Equus kiang

哺乳纲  奇蹄目  马科

 

特征习性  体重280千克,身长2米,背毛深棕,具黑褐色脊纹,腹部及唇、腿的毛为白色。有喜欢与汽车赛跑的习性。主要以高山上的针茅、苔草、蒿属植物为食。每群野驴的采食地和水源地较为固定,所以常在草原上踩出十分明显的“驴道

生存现状  藏野驴是典型的高原动物,分布在阿尔金山、昆仑山,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谷高寒草原和荒漠中,常成群活动。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而造成食物极度贫乏,或因人类淘金等活动的干扰及违法偷猎,西藏野驴的种群数量在不断下降。

 

国1—3蒙古野驴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  

蒙古野驴  Equus hemionus

哺乳纲  奇蹄目  马科

 

特征习性  体型比藏野驴稍小,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毛色浅沙红棕,有明显褐色背脊线,腹毛黄。以各种荒漠草原植物为食,结群活动,秋季能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短距离迁徙。年产11仔。

生存现状  蒙古野驴是藏野驴的近亲,只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多栖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亚寒带,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截止到2013年数量约有4000头左右。

 

国1—4野骆驼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4 

野骆驼  Camelus bactrianus

哺乳纲  偶蹄目  骆驼科

 

特征习性   野骆驼为新疆体型最大的荒漠食草动物,以梭梭、胡杨、沙拐枣等各种盐生植物为食。它的嗅觉极灵敏,可嗅出1.5千米以外的水源,四蹄长有很大的肉垫,适合于沙地行走,故有“沙漠之舟”的称号。毛色为单一的淡棕色。驼峰能贮存能量。野骆驼长有双重的眼睑和睫毛,鼻孔长有可活动的的瓣膜可阻挡风沙。

生存现状   野骆驼俗称 野双峰驼, 是世界上仅存的真驼属野生种,仅残存800峰左右在以新疆为主的中亚一带。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尔金山和罗布泊、中蒙边境的荒漠地带人烟稀少区,是数量比大熊猫还少的极度濒危物种。2000年我区在罗布泊建立了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1—5野牦牛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5

野牦牛  Bos mutus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特征习性  体型巨大粗壮重达1吨多,成年牦牛体长3左右,全身有棕黑色体毛,腹侧部均长有50厘米长鬃毛,似穿了一条黑裙子。尾部黑毛长而蓬松,受惊时低头翘尾以警告敌人,然后瞪着血红的双眼,顶着一对锐利的犄角猛冲猛撞,势不可挡。能饮冰卧雪,极能耐寒,以多种针茅、苔草等低矮的高寒植物为食。

生存现状  为牛科最大型动物,系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种,新疆仅分布于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雄牛多独居或数只一起活动,雌牛多合群数十只一起活动,以护幼仔。近年调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野牦牛分布范围已缩小至海拔4000米以上。

 

国1—6赛加羚羊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6 

赛加羚  Saiga tatarica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特征习性   别名 高鼻羚羊,因其鼻部高而膨大得名,高鼻可使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变得更加湿润,以适应高原寒冷环境。成羚体重50千克,体长1.4,肩高0.8米。尾短小,毛色苍灰棕。以牧草为食,年产1胎双仔大群活动。   

生存现状   原分布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半荒漠草原地带,为长跑健将,雄羚以乳黄而半透明双角为名贵中药材。因过度捕猎已在我国野外绝灭,现仅见于俄罗斯。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

国1—7藏羚羊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7  

藏 羚  Pantholops  hodgsoni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特征习性   公羊的头顶长有一对60厘米至70厘米长的黑色尖角,直而向外微弯,角上有明显的环棱,1岁长1个为明显特征,雌羊无角。体色呈暗褐色,腹黄白,细瘦而强健的四肢,有极强的奔跑能力。繁殖季节,它们常聚成数百上千只的大群,在高原上奔驰,浩浩荡荡。  

生存现状   为青藏高原特有种,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仅生活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海拔3800-5800米的高山平缓坡地。由于其绒毛可作为高级纺织品的原料,藏羚角又具有镇静解热等药用功效, 往往成为偷猎者的捕杀对象,狼是藏羚的主要天敌,其后果是藏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国1—8北山羊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8  

北山羊  Capra ibex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特征习性   别名羱羊, 体重60千克,耳比尾长,雄羊颏下有胡子,额头竖起向后微弯一对又粗又长多节大角,好似一对大弯刀,每增长一岁角就增加一个棱。体色棕褐。主要以禾本科豆科及葱属植物为食,觅食时山岩顶设有哨羊瞭望。   

生存现状   为中亚山地高山动物,在新疆各高山地带均有分布,多成群活动,有时可集成百只以上大群。60年代后由于交通发展,人口剧增及对肉食的大量需求,高山牧场的大规模开发和牧民的乱捕滥猎使北山羊的种群数量下降。

 

国1—9普氏原羚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9

普氏原羚  Procapra przewalskii

哺乳纲  偶蹄目  牛 科

 

特征习性  别名黄羊 ,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沟曲。栖息于山间平原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带,以数十头为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

生存现状  曾经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缩小,该物种的数量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而现在普氏原羚只分布于青海省,是中国有蹄类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1875年,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这一动物。

 

国1—10雪豹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0  

雪 豹  Panthera uncia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特征习性   体重50千克左右,头稍小且浑圆,长有一条比身体稍短的粗大尾巴。全身灰白色毛上布满荷叶环形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昼伏夜出,以早晚活动最为频繁。以高原动物为主食,行动敏捷,奔跑时速可达70千米。   

生存现状   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天山等高海拔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带。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由于多种人为因素,雪豹已成濒危物种,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

 

国1—11貂熊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1

貂 熊  Gulo gulo Linnaeus

哺乳纲  食肉目   鼬科

 

特征习性   身形介于貂与熊之间,体长80-100厘米,重8-25千克。毛被棕褐色,体侧向后沿臀周有一淡黄色半环状宽带纹。昼伏夜出食性杂,有半冬眠的习惯。

生存现状   中国仅见于东北大兴安岭和新疆北部,栖息地恶化和消失是对貂熊致命的威胁,中国貂熊估计仅存约200只左右,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过度捕猎也导致种群的减少。 

 

国1—12紫貂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 12 

紫 貂  Martes zibellina

哺乳纲  食肉目  鼬科

 

特征习性   属于中小型兽,躯体细长,四肢较短,耳短而圆,体毛柔软无斑纹,皮毛称为貂皮,历来是毛皮中的珍品,在中国被誉为东北三宝之一。前后足均5趾,白天活动猎食,通过嗅觉和听觉猎取小型动物。

生存现状   中国仅见于黑龙江和辽宁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地等,由于紫貂的繁殖力不算太强,加上长期大量猎捕,使其数量锐减。要加强其栖息地保护,发展紫貂养殖事业,解决市场需求,有利于野生种群的保护。

 

国1—13河狸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3   

河 狸  Castor fiber

哺乳纲  啮齿目  河狸科  

 

特征习性   啮齿目中体型最大的种,成体可达30千克,体长1,长有特殊上复鳞片的板状尾。体毛棕褐,身体浑圆眼小,前门齿很发达,前爪锐利适于挖洞,后肢粗大趾间具全蹼善游泳,以树皮及嫩枝叶为食。哈萨克牧民称其为聪明的动物。   

主要价值   仅分布于乌伦古河支流布尔根河河谷有杨树林及水深和缓的河岸旁,掘洞为巢。裘皮十分名贵,从水中一出水面其毛皮滴水不沾。其香腺分泌物是世界四大动物香料之一。河狸广泛分布于200万年前,又被称为古脊椎动物的一种活化石,国家于1981年在布尔根河流域建立了中国唯一的河狸自然保护区。

 

国1—14白鹳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4 

白 鹳  Ciconia ciconia

鸟纲  鹳形目  鹳科

 

特征习性   体长达1-1.2米,通体白色,仅翅为黑色,嘴部和腿部为鲜艳的红色。常活动于开阔的沼泽、池塘、水库,捕食鱼类、蛙类、昆虫等。营巢与树冠或屋顶,飞行时颈和腿均伸直成一直线。

生存现状   为大型水禽,是迁徙性鸟类。该物种分布范围广,见于新疆喀什、伊犁地区及阿尔泰山南部水域。

文化内涵   在欧洲人们称白鹳为“送子鸟”,被认为是吉祥鸟,白鹳也是德国的国鸟。 

 

国1—15黑鹳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5  

黑 鹳   Ciconia  nigra

鸟纲  鹳形目  鹳科

 

特征习性   大型涉禽,全长超出1米,上体黑色,腹部白色,嘴粗大且红色,腿修长。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河岸林中,在大树或山崖上筑巢,以鱼为主食。   

生存现状   分布于新疆南、北部各大水域,繁殖于塔里木河及天山巴音布鲁克等地。最高寿命为31,是白俄罗斯的国鸟。黑鹳曾经分布较广,但目前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明显减少。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的破坏和改变是主要因素。

 

国1—16白鹤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6 

白 鹤  Grus leucogeranus

鸟纲  鹤形目  鹤科

 

特征习性   是大型涉禽,体长135厘米,站立时通体白色,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

生存现状   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越冬期间零星个体见于新疆霍城等地。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白鹤是濒危灭绝的动物之一。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其次是外来种群竞争,环境污染等。

文化意义   白鹤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象征吉祥长寿,洁白一身体现纯真之雅,也代表着吉祥如意。

 

国1—17黑颈鹤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7  

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

鸟纲  鹤形目  鹤科

 

特征习性   大型涉禽,全长114-120厘米,头颈黑色,身体灰白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头顶裸露部分暗红色(丹顶)。以植物的根、茎、种子为食,兼吃少量动物性食物。   

生存现状   青藏高原特有种,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分布于昆仑山及阿尔金山,栖息于高原湖泊、沼泽、草甸,一般分布于海拔3500-5000米之间。中国在黑颈鹤的主要繁殖地、迁徙地和越冬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国1—18大鸨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8   

大 鸨   Otis  tarda

鸟纲  鹤形目  鸨科

 

特征习性   大型地栖鸟类,全长1米左右,重5-9千克,雄鸟在喉部两侧有刚毛状的须状羽,通体沙褐色,多黑褐色斑点。双腿强健有力,极适应在草地上奔走。形似鸵鸟。

生存现状   世界低危物种,新疆还分布有小鸨和波斑鸨,都是草原及荒漠种类,迁徙时见于新疆各地。

鸟名传说   古时有一种鸟,它们成群生活在一起,每群的数量总是七十只,形成一个小家族,于是人们就把它的集群个数联系在一起,在鸟字左边加上一个“七十”字样构成了“鸨”。 

 

国1—19小鸨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19

小 鸨  Tetrax tetrax

鸟纲  鹤形目  鸨科

 

特征习性   颈部为黑色,但具有一条白色的横带和“V”字形的斜带,斜带在上,横带在下,是它与其他鸨类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

生存现状   小鸨在全球范围内不仅分布区域明显缩小,种群数量也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开垦草原和过度放牧导致栖息地破坏和分布区缩小。新疆的种群数量亦很稀少。 

 

国1—20波斑鸨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0

波斑鸨  Chlamydotis macqueeni

鸟纲  鹤形目  鸨科

 

特征习性   体型较大鸨为小,头顶有羽冠,颈侧有松散的羽束,下颈部羽束延长。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主要吃野草,也吃甲虫、蝗虫、毛虫等。

生存现状  分布于新疆北部和西部天山(繁殖鸟、旅鸟),多在植被盖度、高度和木本植物丰富度较低的地带繁殖栖息。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

 

国1—21金雕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1 

金 雕  Aquila chrysaeto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猛禽类)

 

特征习性   体型较大,翼宽大展开达2米,有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机警的耳朵,有弯曲而尖利的喙(鸟嘴),有强健有力的翅膀和利爪。通体暗褐色。雕类捕食力极强,食物种类有大型鸟类,中小型哺乳类,幼鸟可驯化供捕猎用。  

生存现状   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广布于欧、亚大陆,见于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类似的种类还有乌雕、草原雕、小雕等。无生存危机的物种,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大型猛禽。

 

国1—22白尾海雕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2 

白尾海雕  Haliaeetus  albicilla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大型猛禽,体长82-91厘米,因尾部羽毛白色,呈楔形而得名,成鸟多为暗褐色,嘴和脚为黄色。营巢于胡杨树上,主要以鱼为食,亦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和水鸟。   

生存现状   新疆鸟类新记录种,1992年首次发现,见于塔里木河流域,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由于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乱捕滥猎等人为压力的增加,种群数量在它分布的大多数地区均已明显减少。

 

国1—23玉带海雕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3

玉带海雕   Haliaeetus leucoryph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体长70-80厘米,尾羽中间具一道宽阔的白色横带斑,并因此得名,头和颈部羽毛淡褚褐色,体羽褐色。食鱼为主,兼食水禽、野兔、旱赖等。   

生存现状   在新疆为留鸟或繁殖鸟,分布于和静、哈密、喀什、和田、墨玉、福海等地。栖息生存于胡杨林、山地沼泽及湖泊、水库附近。易危物种。

相关知识   猛禽 是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隼形目与鸮形目的所有种。包括鹰、雕、鵟、鸢 、鹫、鹞 、鹗、隼、鸮、鸺鹠等次级生态类群,均为掠食性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猛禽个体数量较其他类群少,但是却处于食物链的顶层,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国1—24白肩雕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4 

白肩雕  Aquila heliaca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体型比金雕小,体长73-84厘米,全身黑褐色,头、颈为褐色。背部具有光泽,肩有白羽而得名,这是区别于其他雕的特征。吃鸟类和动物尸体,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

生存现状  分布于天山,亦偶见于准噶尔盆地,种群数量极少。在新疆为夏候鸟,在其他地区系冬候鸟和旅鸟,种群数量仍在下降且已濒危。

相关资料  绝大部分鸟类会有多个配偶和儿女,但美国科学家对白肩雕观察性研究显示,这种大型鸟属于单配性动物,即雄性和雌性整个哺育期都会在一起,共同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是世界上最忠实的鸟类。

 

国1—25胡兀鹫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5  

胡兀鹫  Cypaetus barbatus

鸟纲  隼形目  鹰科

 

特征习性   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体型一般是雌鸟比雄鸟稍大,全身羽色为黑褐色,头有灰白色的完整羽毛,有黑色贯眼纹,颈、胸、上腹红褐色。栖息在海拔500-4000米山地裸岩地区。胡兀鹫的视力很强,在视网膜的斑带区中央凹内的视觉细胞有150-200万个,而人类只有20万个。

生存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国1—26四爪陆龟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6 

四爪陆龟  Testudo horsfieldi

爬行纲  龟鳖目  陆龟科  

 

特征习性   陆龟头部和四肢都覆盖着鳞片,身体外面还有一个硬甲壳,肢端具四爪而得名。龟类喜欢吃鱼、蟹、蛙和其他水产动物,但四爪陆龟却主要以植物为食,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钻入沙土中休眠,性成熟需要10-12年。 

生存现状   四爪陆龟是陆地生活的龟类,生活和繁殖都在陆地上进行,新疆仅此一种。局限分布于霍城县阿克拉斯山的高山荒漠地带。据2006年统计,中国现存的陆龟不足2000,其中在野外生存的四爪陆龟约295只。 

 

国1—27新疆大头鱼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27

新疆大头鱼  Aspiorhynchus laticeps

鱼纲  鲤形目  鲤科  

 

特征习性   因该鱼吻部扁平宽大而得别名新疆扁吻鱼, 头显著大,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背侧及尾部有不规则暗色斑点。为凶猛肉食性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几十千克,体长一般约为80-94厘米。   

生存现状   扁吻鱼是世界上独属独种的鱼种,起源于三亿年前,有着古鱼类活化石之称, 主要分布于新疆博斯腾湖及塔里木河水系。由于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人们的滥捕乱捞,野生扁吻鱼资源量已濒临枯竭,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